七夕节敬织女神作者文明之士

时间:2023-3-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节日有点特殊,它是由一个古老的节日和一个古老的民间爱情传说故事所引发出来的习俗组合而成,具有两个方面不尽相同的内容,有着双重的意义。因而令人们感到特别有意思,过节的兴趣更大。尽管这个节日正处在一年中的酷暑时节,极度高温,非常炎热,但大家照常兴高采烈、尽情欢度,节日气氛浓郁,热闹异常。

这个古老的节日就是七夕节,也常称之为七夕或乞巧节。节日是在农历的七月初七这天,但由于体现节日主要内容的祭拜等活动是在晚上进行,在古代,晚上称为“夕”,故节日称“七夕”。而若追溯节日的由来,却源自古代的“七姐诞”。民间相传,七月初七是七姐诞辰,而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的妇女们尤其是待字闺中的少女们都会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不难明白,七姐其实就是传说中的织女。古人很早就将天上的婺女(织女)星衍化成了神话中的女神,传说中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民间则称其为七姐,或称为天仙娘娘、七娘妈等。从古代典籍的记载看,民间认为织女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在七月七日晚间,向织女乞求智巧,可以除去笨拙,变得眼明手巧,故把节日称之为“乞巧节”最符合实际。是日妇女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搭接彩缕,进行各项乞巧活动。

陈瓜果于庭祭拜双星的习俗,是因为古人纪念的织女除管理妇女的纺织外,还是主宰瓜果生长的女神。人们的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祭拜后,要把供品的一半投到屋上給织女享用,余下的留为己用。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

七夕的乞巧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卜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或叫斗巧,是节日活动最重要的内容,因为趣味多多,也是最令人感到欢乐的。甚至不妨认为,说是“乞巧”,其实不如说是斗巧。

七夕斗巧,即指判定斗巧者是巧还是拙(笨)的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通常在这时,未出嫁的女儿们要祭拜织女、向织女诉说心愿;然后和闺中密友进行对月穿针、水面投针的游戏,看谁先把线穿过针孔、谁放置在水面上的绣花针不沉底,谁就获得了最好的运气和巧劲儿;之后,她们分别躲到葡萄架下盼望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情话,期待得到姻缘天赐的眷顾;她们还会捉一只蜘蛛养在小盒子里,在第二天一早打开盒子比较谁的“喜蛛”吐丝织网最多、就预示着谁得巧最多。

比赛穿针是七夕活动中最让人喜爱的一项内容,看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其方法为,让参与者将彩线穿过针孔,穿得快的表示“得巧”,穿得慢的表示“输巧”,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所谓输巧,即穿针落后于人者。拜仙(即织女神)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唐代诗人祖咏的诗作《七夕》是这样描述的:“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祭拜仪式结束后,设置在庭院中的拜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七夕之后,姑娘们还会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又称为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女子专属节日。女孩子们在这个晚上,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过去,婚姻是决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痴情女子会在七夕当晚,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

与七夕节相关的民间爱情传说故事则是《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该故事之名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自古以来流传很广,脍炙人口。它之所以同七夕节密切关联,或许正是因为织女的缘故,因为七夕节节日里所祭拜的神是织女,而传说故事里的女主角也是织女。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特别的传统节日,实属有机组合,浑然天成。

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古人们在古代星宿体系中,识别出了银河两岸的“牛宿星”与“织女星”。并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可追溯到久远的古时,在不少古籍上有过记载。据传,古人认为“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汉书.地理志》有记载:“粤(越)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后来婺女星被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七月七日是其诞辰,并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以美丽爱情传说。

就文字记载而言,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但当时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没有爱情方面的描述。西汉时,牛郎织女被描述成两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赋中曾有描写“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指昆明池两边的牛郎、织女雕像。后“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再后在应劭《风俗通》逸文中,则有如此表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便说到了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事,可见相关的传说故事此时已经基本上形成。关于这一故事传说,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不过,这应当是与民间所流传的通常说法相异的另一种版本。

关于织女,古书里还有几处提到她。《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史记》:“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焦林大斗记》:“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谓之织女。”织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恒星。牛郎星是天鹰座里最亮的恒星。它和两旁那两个亮度小一点的星,有时候被人们合起来称为“扁担星”。神话里说旁边那两个星是牛郎和织女所生的孩子。天鹅在银河里漂游,河畔有一位姑娘在织布,对岸有一个牧人带着两个小孩子在放牛。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而一直流传不衰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则是一个非常凄美、神奇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内容复杂,情节曲折,限于篇幅,本文只能简述其梗概:传说,天上有一个织女星和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这是违背天条律令的,便受到惩罚。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了凡尘,并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答应了她们,还令她们速去速归。再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家农户,取名叫牛郎。父母去世后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后来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叫牛郎自立门户。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耕种,勉强可以糊口度日。而牛郎不可能知道自己前世的身份,更不知道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因牵牛被贬时替他说了几句公道话也同时遭贬。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便预先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待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纷纷穿上自己的衣裳,迅速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只有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美满幸福。不久,他们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老牛死了,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降下,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孩子,披着牛皮赶来了。眼看着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两人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了来,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与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哭得声嘶力竭,死去活来。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他们的两个孩子。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会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他们搂抱着儿女,深情相对。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他们相见难,别更难,日日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牛郎织女的故事,不仅在在民众中广为流传,很多史籍中也有记载。这个故事有许多版本,但故事的结局几乎都是,他们被王母娘娘隔阻在天河两岸,只能相对哭泣,后来,他们的爱情让天帝受到感动,答应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鸟鹊架桥在天河相会。所以这一天,我们便看不到喜鹊,因为它们都飞到天上做好事去了,小时候的我们每年都会用心观察,似乎真的有这么一回事,这一天硬是看不到一只喜鹊。若是七月初七这天下了雨,大家还会说那是牛郎织女在会面时流下的眼泪。而在这天夜晚,人们都记得抬头观看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即“鹊桥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这些都成了七夕节的民间习俗。在民间还有另一种风俗,就是每到七月初七这一天,要把新出嫁的闺女接回娘家。怕王母娘娘看到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后,强迫他们分开,人们采用暂时分离的方法避开王母娘娘,以求得永久的团圆,所以这一天又叫避节。

在历史上,汉代是我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主要的传统节日在汉代开始普及。所以汉代后七夕的风俗渐渐出现于文献上之记载。“七姐诞”的乞巧习俗传入北方西安一带始于汉代。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西京,今陕西西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七姐诞的乞巧风俗出现于北方西安一带的文字记载。南朝梁时期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蟢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南方七夕乞巧仪式已颇为复杂,不仅要拜祭牵牛织女二星、月下穿针,还要在庭中摆放瓜果,而根据蜘蛛所结网判定是否“得巧”的习俗也已经形成。到了唐代,宫中甚至还要做七夕,这天设专门的“乞巧楼”,嫔妃、女子在月光下,以五色线穿九孔针乞巧。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经历史发展演变,牵牛婺女天文字星象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织女美丽传说(唐代《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在现存文献中,最早出现“七夕节”一词的在北宋;在宋之前的文献多称此天为“七月七”、“乞巧节”、“七夕”等。宋代将七夕节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娱乐性及商业气息突出,七夕节的节日气氛达到顶峰。宋元之际,七姐诞的乞巧习俗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从这里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说明七夕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天靓女会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在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之时,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而这天的男女定情则仅仅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在文字资料记载中,元代七夕活动主要有乞节会、穿针乞巧、斗巧宴、摩诃罗(泥娃娃)、五生盆(盆栽)。明代七夕只有浮针乞巧。清代七夕活动主要有浮针乞巧、祭祀乞巧、五生盆,等等。

我国各地,在七夕节的夜晚大都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但在具体方法上,也可能有各自一些独特的做法。例如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就有一个“结扎巧姑”的活动。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52]

姑娘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让女性年轻美丽,而且还可让未婚的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还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女性若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文章《髻》中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前文说到,汉后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普及全国。东汉崔实《四民月令》就指出:“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从现有的史料看,晒书被官方重视的时代始于宋朝。有关宋代晒书会的情况,宋人的笔记中便有记载,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说:“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侍从皆集,以爵为位叙。”另据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南宋陈骥《南宋馆阁录》和南宋逸名《南宋馆阁续录》等书记载,宋高宗绍兴、宋孝宗淳熙以及宋宁宗庆元年间都有“晒书会”这样的文化活动。宋代晒书会一般由掌管图书的秘书省主持,由临安府具体承办。时间多在七月五、六、七日三天。

从相关史料来看,似乎南宋比北宋更重视晒书。晒书在各地历来是一种习惯性的活动,官方亦然。元代也同样有晒书之事。到了明代时,官方藏书的管理松弛致使“阁臣词臣,俱无人问及,渐以散佚”,官方的晒书活动似乎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而清代的晒书活动也远没有宋代那么规范、大规模了。

至于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一个“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出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七夕晚上人们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做“巧果”人的手艺。现在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都已经不流传了,“乞巧果子”这种传统食品,也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这样的瓜果称为“花瓜”。

此外,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另外还有巧巧饭。在我国山东等地,这一天要吃巧巧饭,这一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再就是瓜果:在全国许多地方,七夕节时都注重供奉瓜果,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瓜果便也成了七夕节的一种重要食品。

在古代,七夕节自然也就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历代以来,吟咏“七夕”的诗词特别多。例如汉朝《古诗十九首》(作者佚名)之一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便对牛郎织女的情感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如三国时期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也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的深深同情。再如唐代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五代·后唐杨璞的《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代李商隐的《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以及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等等,都是吟咏“七夕”的极美佳作。而笔者特别喜爱宋代秦观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将牛郎织女的一段传奇描述得何等情深似海,隽永绵长!“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句,便把两人日常绵绵思念的情意形容到了极致;而最后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高度赞颂了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令人无限感叹!笔者爱读的还有清代纳兰容若的《齐天乐.塞外七夕》:“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却无语。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作为清代词家三绝之一的纳兰容若,主张词的创作是一个“发乎情,止于礼义”的过程,其诗词的特点是清新隽秀,自然超俗,哀惋动人。这首词正是这样的一首作品,而且感情相当细腻,将牛郎织女的传说及两人之间的感情有机地融化在词中,并使之得到升华,读来尤其感人。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一种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信守令人感动,所以七夕节充满了浪漫的气息。特别是那个“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的说法,更使这个非常凄美甚至还带有几许伤感但又充满浪漫的故事大为增色添彩。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得到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此外还祈求赐给自己美满的姻缘,这实际上也是十分浪漫的行为。

在《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中,牵牛、织女已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此后,经历代文人“加工”,这一段本属天上的传说愈加丰满生动,因而在历史上,牛郎织女的故事也常被用作戏剧的资料,京剧、话剧及各地的地方戏里多半有《牛郎织女》这出戏,有的还给予了适当改编与充实发展。例如,在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中,已经把古人对于星象的臆想与一个名叫董永的的民间农夫近乎完美地整合成了一段人世间的爱情悲剧,也就是今所熟知的牛郎织女的传说。

近代,因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并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中国七夕节虽然生成时间比西方情人节早得多,而且一直在民间流传经久不衰,但目前在年轻人中,七夕节不如西方情人节受宠。民俗专家表示,和所谓的洋节相比,七夕等传统节日在文化和内涵上更有潜力可挖,如果将浪漫、温馨、娱乐等时尚元素深深植入传统节日,相信传统节日可以更加精彩。

其实,把七夕节说成是“中国情人节”,似乎并不十分贴切。七夕节有爱,有爱情,但决不是节日的主旨,更不能把爱情当作七夕节内涵的全部。七夕在古代就有“女节”、“女儿节”的称谓。它是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节日,而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七夕这一天,说穿了,根本就是妇女表达愿望和展示才能的日子。照这样来看,与其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不如说它是中国古代的“妇女节”。不过当今已经有一个“三八妇女节”了,无须重复。如果确有某种需要的话,还是把“女儿节”作为七夕节的别称最好。

同我国某些其他的传统节日一样,曾几何时,七夕节也出现过被淡化或渐渐被人淡忘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曾经的那场“大破四旧”运动刻意所为及其造成的后遗症之影响所导致;二是新出生的代代年轻人缺乏必要的认识了解与积极传承和支持保护的态度。就连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大传统节日都避免不了如此命运,更遑论七夕节了。当然,出现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也是必须加以认真纠正和克服的。

现在,我国各级政府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持有高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nhmq.com/lcbx/227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