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在5000的历史中

时间:2023-3-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提示:在今日中国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不仅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而且是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所以,才被称为中华民族。而中秋节这一节日,似乎能够改变人们对历史的一些看法。

一、胡人与胡饼以及中秋节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秋节?说到底,只有两个字:团圆。这两个字对家、对国来说都是一样的,大家都不要分开得太久,团聚团聚。对于民族来说来更是一样的。

民族这个词实质上近现代人们才发明的概念,在古代实际上就是族群,甚至氏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用来表达类似民族概念的语词,为数不下数十种,既有“民”、“族”、“种”、“部”、“类”等单音词,也有“民人”、“种人”、“民群”、“民种”、“部族”、“部人”、“族类”等双音词,独独未见“民”与“族”二字连缀并用成词者(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的出现及其初期使用情况》,民族研究,年)。

族群在民族学中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氏族,又称“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中为了生存,以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弄清楚了这3个概念,我们就有可能把中国人为什么过中秋节说得更清楚一些。

我们先看中秋节的起源。清人张英、王士祯《渊鉴类函》卷二十引《唐太宗记》载:“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通过这一记载,人们不难看出,中秋节在贞观年间已经形成雏形。关于它,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即:唐初,唐太宗李世民时,李靖统兵征伐突厥得胜回师,恰逢这天是八月十五。在京城长安有一个经商的吐蕃人为了讨好李世民,晋献了大量的饼类食品祝贺唐军大捷凯旋。李世民龙颜大悦,举头望月,随口说出:“应将胡饼邀明月。”随后把这饼分赐给重臣及将士们,也就有了中秋节吃饼食。这就是说,唐太宗把八月十五日设为中秋节,与“胡饼”这种食物或多或少是有关系的。

那么,啥是个胡饼呢?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胡人做的饼子。历史上,胡人最初是指华夏(汉族)以外的民族,后来,被用来作为对北方和西方的“外族人”的泛称。也就是说,那些在古籍里出现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契丹等等全部都可以称为“胡人”。

现实生活里,人们的表现有时挺幽默,比如胡人。今天,我们拉胡琴,用胡椒,吃胡麻和胡萝卜、胡瓜,睡胡床,穿胡服(比如说裤子)等等,都觉得这些东西很好,但在对人的问题上就不怎么样了——“胡人”一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被赋予了一些不应该有的含义。然而,“胡”原本是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自称,而所谓自称就不存在不好的意思,没有人会把“不好”用来自称的。所以,我们断定:“胡”在最初当然有“好”的意思。

因此,在最初不管是胡饼还是胡人,都是没有歧意的,都是“好”的。而胡饼来自于今日中国西北,也就有历史依据的,其称谓或者叫法一定要比唐朝早。《续汉书》说:“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可见,胡饼在汉代已经相当“受宠”,且在这之前,胡饼的叫法就已经存在了。有人说,所谓胡饼其实类似于新疆的馕,我们认为,不管它长什么样,有多大或者有多小,它的食材一定是面,而今天的考古已经证实小麦是通过新疆南疆、甘肃河西走廊这一线传入中原的。这就印证了我们的说法——胡饼一定是胡人做的饼子。

二、胡人、胡饼以及中秋节

然而,胡饼为什么会与中秋节扯上关系呢?文献给出的答案是:“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就是说,“中秋”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只是那时候人们没有把它当成一个节日。但在说中原文化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匈奴“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看来,边疆少数民族也有祭月、拜月的习惯。

当然,祭月、拜月的匈奴只是一种传承,在其之前和之后的民族都有着这种习惯,比方说,比匈奴更早的民族月氏。以前,人们读它肉支,近些年终于被改了过来,开始读yue氏了。这个民族据说风俗同于匈奴,也祭月、拜月。匈奴之后的鲜卑、突厥、蒙古、契丹等等民族,同样也是有这种习惯的。

在此,似乎可以回到前文中所说的“族群”上来了,分明地,在今日中国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不仅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而且是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所以,才被称为中华民族。而中秋节这一节日,似乎能够改变人们对历史很多看法。

有人说,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指古代秋日祭祀社稷,以报神祐;也指秋季得到的报答)遗传下来的习俗。

在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里,“中秋”虽然与农业无关,但他们依然进行着与游牧相关的活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每年秋天,马肥壮之时,匈奴人都在蹛林有大的集会,考核和计算人口和牲畜的数目。这中间,也有着“秋报”的意味。而且,匈奴人对于月亮的“信任”,可能要超中原。其“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意思是:他们准备打仗时,要先观察星月,如果月亮圆满就去进攻,月亮亏缺就退兵。

一句话:在过去,不管是中原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崇拜月亮的习惯,只是边地少数民族没有将它作为一个节日。

三、比胡人更遥远的部落

关于中秋节有一个这样的神话传说: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传说是家喻户晓的。我们在其中找到了两个关键词:昆仑山和王母。昆仑山就是中国西北方的山,王母就是神话传说里西王母,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儿国或者是母系社会的首领。后羿为什么要去找她呢?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们曾经做过一些分析和解释,即:在遥远的古代,中国的大地上可能存在两个部落,太阳部落与月亮部落,太阳部落在东南,月亮部落在西北。

后羿射日可能是因为太阳部落发生了内乱,请月亮部落的人来帮助。他带着嫦娥,射日成功或平息了太阳部落的内乱,自己就不想回去了,去请示月亮部落的首领王母。但没等他回来,太阳部落又乱了,所以,嫦娥也就只能投奔他原来的部落——西王母的月亮部落了。

传说是可以有解读的,它甚至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比方说,在我们的史料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最早的羌人、月氏人,但在这之前呢?人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西王母的神话也应该是我们的历史的一部分。

西王母是汉族广泛崇敬的先人,据《海内西经》记载,昆仑山是她的所居。昆仑山脉位于今新疆、西藏、青海境内,这说明,在远古的时候,这一区域与中原地区就有了交流,而中国人对月的崇拜也许就是从这个月亮部落开始的——西王母古部族存在的时代,从最早的神话传说来看,大致在“五帝”时代。

问题就在这儿来了:历史上出现在这一带乃至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为什么会被一些人当成“外国人”?还是请史籍来回答吧。

匈奴,《史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鲜卑,《史记索隐》引东汉应奉上奏汉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

契丹,北周史《周书》说“本炎帝之后”;辽末天祚帝时史官耶律俨修《皇朝实录》,则称其为黄帝之后。元代在修《辽史》时,以《周书》先出,乃取其说,故《辽史》的说法是:“辽之先,出自炎帝。”

……

这些说法都证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也是同源的族群概念。在中秋节的这枚月亮之下,这些都是能说得过去的,都是成立的。

有人说,夏人、商人、周人、秦人,尽管学界一般以“民族”称之,但严格说都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更准确说它们是一个政治体,是在政权下面控制着的一些人,但这些人也不是单一的。夏人因为来源相对单一(炎、黄部落),可能相对更接近于我们所说的“民族”,周人(主体是西戎)则比较复杂,涵盖了夏人和商人(北狄),是三个不同的来源。秦人的称呼起码包括了七国的人,更繁杂,更不纯粹,不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而我们强调的仍然是一个大民族、大族群的概念,因为自有人类以来,族群间的交流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正因为这种永不停歇的交流的存在,才有力地推动了由古至今的民族融合。

四、中秋节的意义

无论如何,中秋节是一个到了宋代才真正热闹起来的节日。

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记载:“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意思是:有权有钱的人家会在这一天登上自己家的高楼来赏月、举行宴会,而社会的中层会登上小小的月台来赏月、举行宴会,而社会的底层也会将衣服卖掉用得到的钱买酒庆祝节日,这一天政府也会允许人们彻夜欢庆,不会进行夜禁。

当然,那个时候,人们已经把胡饼叫月饼了。据说,这个事儿是杨玉环干的:有一年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月的时候,一边看月亮一边吃胡饼。唐玄宗说:“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顺口说:“这饼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饼怎么样?”唐玄宗说:“好。”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

不能说由胡饼到月饼是一种进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秋节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色彩纷呈和具备文化内涵了,以至于今天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我们最终想要说的是,历史上的那些分分合合,在今天,在中华民族这一大概念下,终于被我们实现了——这正是中秋节的意义——举杯邀月,我们同在月光下,不再有胡人胡饼之说了——不管是哪个民族,我们都聚齐了,我们都团圆了——这也是上下五千年,我们所有人的心愿。(文|路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nhmq.com/lcbx/22953.html
------分隔线----------------------------